档案里的故事 | “交替教学法”背后的故事

发布者:种金成发布时间:2023-04-03浏览次数:23

        说起由崑这个名字,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子们并不陌生,但由其独创的“交替教学法”背后的故事却随着时间推移而隐入尘封的档案,消失在大众视野中。下面这两张黑白照片中记录的是建校初期师生围桌而坐、集体备课的场景,也是师生携手艰苦创业、白手起家的真实写照。

老师和学生集体备课

       江苏省是中医人才荟萃之地,依托长期以来师徒相授的方式,造就了无数名医,历来在中医学的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。自近代起,就有一些有志之士屡次尝试创办中医学校,但大多因为私人办学,经费来源困难,教学力量有限,而饱受摧折,最终无可避免地走向消亡。同时,受各种错误思想影响,部分人认为应当“消除中医”,全国各地中医跟风进修西医课程,考试也俱是西医内容,这显然对中医的发展是不利的。因此,到新中国成立初期,中医发展已经处于困境之中,百废待兴。形势在1954年发生了扭转。在毛主席的指示下,全国掀起了一股“振兴中医药”的热潮。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,江苏省卫生厅根据1954年7月全省中医座谈会的提议和上级指示,决定同年11月筹建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,并于次年3月正式开学。尽管有来自省政府的支持,但关于“老师上什么课、如何上课”却没有具体方案,一切只能在摸索中前行。

       首先是师资问题。早期中医人才凋零,有能力从事教学工作的中医更是寥寥无几,办学初期很难物色到符合要求的中医师资。学校建校之初,聘请了几位省内名老中医来校担任教职。这些教师虽为名老中医,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,但过去没有讲过课,缺乏教学经验,不善于用现代语言、结合中医理论,生动地将所知表达出来。有的又不能虚心接受意见,改进教学方法,师资力量薄弱,远远不能满足办学需要。

       其次是教材问题。1955年第一期中医进修班开学时,全国还找不到一本符合高等中医教育要求的正规教材。而校内只能暂时使用任课老师编写的临时讲义应急。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,不少进校前都是当地有声望、开业5年以上的中医。对于使用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,如中西结合、专科衔接等方面,一些学员持有不同观点,课堂上争论激烈,常常出现课上不下去的情况。

       面对上述困境,必须创造一套新型的中医教育模式。此时,军人出身的由崑正好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学校副校长,他结合自身经验,灵活运用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官教兵、兵教官的练兵方法,首创“交替教学法”。所谓“交替教学法”,就是根据不同的课程,师生们自发组成教研小组,每组由一名教师负责领导。学员们学完课程后,对老师的教学内容、方法、教态、板书等进行评价,指出优缺点,对课程教学有初步的认识,然后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,分工修订讲义、备课试讲。学校的要求很严格,要反复试讲,相互听课和点评,达到授课要求后才能正式走上讲台。通过不断的课堂观摩和实境演练,学员们基本具备课程教学能力,学校便安排他们为下届学员讲授课程,以老带新,同时展开另一轮次的评教活动。如此循环往复,在培养学员的同时,也培养了师资。在此期间,一些学员在由崑的动员下也参与编写教材。那时,这样的场景很常见:老师们一边备课,一边编写相关教学资料,而学生们同样一边上课学习,一边在备课试教基础上,为低年级的同学授课。这种师生之间、学生之间角色互换、相互为师的“交替教学法”,犹如一阵及时雨,有效解决了当时师资薄弱、教材短缺等现实难题。得益于此,很多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留校任教,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师资问题。除了为本校培养师资外,学校还抽调师资支援兄弟院校,输送了董建华、程莘农等一批师资和部分毕业学员到北京、河北等地任教。同时受卫生部委托举办了两期中医教学研究班。截至1958年,学校为全国培养的学员已达583人。

       此后,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,全校师生编教材、写大纲,克服重重困难、勤俭办学,迅速确定了学校的办学方针、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,建立了稳定的教学队伍,制定了校规校纪,相继开办了各类进修班、师资班、教学研究班、西医离职学习研究班等,谱写了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史上许多个令人瞩目的“第一”:编撰了第一套中医教材,制定了第一版教学大纲,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,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作出开创性贡献,学校因此被誉为“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”。

       时光荏苒,艰苦的岁月已经远去,这段历史却不能遗忘。他们不畏艰难、不断奋进的创业精神将透过档案代代相传。